陷阱偵查隊 出擊! (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猜猜陷阱在哪裡?

就這樣,有的時候雖然沒有逮到動物本身,一集集山林懸疑推理劇仍讓人看得很飽。

只要有動物踩到陷阱的事實存在畢竟都是一種安慰,這代表獵人在茫茫大地上布置陷阱的邏輯,確實吻合著動物們上街買菜串門子必經的交通要塞、主要路口。

陷阱的地點有時看重的是坡面高低落差處已被動物走出一道扶梯的端點,有時則是路徑的寬窄忽然碰上地形的侷限、路的選擇變少,例如懸岩之下限縮的畸零小路等。

前者的概念就好像是從平面道路上高速公路的匝道口,後者就好比四線道縮成兩線道。所有的心思,和想要捕獲任何天上飛、水中游、地上走獵物的根本原則相同,獵人自然是要在獵物最頻繁出沒的位置設攔截點來增加狩獵的效率。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陷阱術

說起來很淺顯易懂,但實務上這不僅要對各種動物和其適應的生態極其了解,例如山豬喜歡在溪谷周遭山壁等富有濕氣的地方玩泥巴、什麼是山羊喜歡走的路、什麼是混合路、楓樹的嫩葉是飛鼠的最愛…同時一旦著手設置陷阱,各種工具的運用和製作環節也一樣馬虎不得!

由於經驗淺薄,通常副手的副手我會自願擔任陷阱驗收前最末端的步驟,也就是揉碎地面上撿來的一把乾黃落葉,灑落在最後覆蓋陷阱夾板的表土上,力求自然!

而獵人大哥則有的忙了,首先搜尋四周適合作為吊子, 硬度和彈性適中的樹枝,再綜合考量樹枝彈起時的路徑是否會被周圍的植物擋住,而降低彈力或方便動物逃脫、土質和地勢是否能插深插滿不易鬆動、這段距離是否能最有效運用該樹枝的彈力而不容易疲乏或折斷…等因素來選擇設置吊子陷阱時那一根快如閃電的索命關鍵。

插好木頭後,細鋼索的一端綁在木頭上,一端則做出可伸縮的圈套。先在陷阱處已挖好的洞穴上方放上ㄇ字型的桂竹支柱、鋪好木板,再把會因重量往下一沉,帶動卡榫方向改變的活門和圈套輕巧地放上去。

每一次進行到這個動作時,大哥總提醒我要萬分謹慎,不要誤觸已經架設好的機關或俯身往前繼續後面步驟時不小心碰到吊子支點。因為它彈起的速度和力道,過去不是沒有獵人被打死的紀錄。隨手用一根木棍測試,飛快收束的圈索立刻收到大約小腿肚的高度,其速度也可見一斑。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帶著學員試做陷阱中…

偽裝術

再來後面的步驟就是展現維妙維肖的偽裝功力了。

對應不同的地形環境就要去做不一樣的擬態。舉最常見的林地灌木層來說,鋪上葉子,蓋住會反射光線的銀色鋼索,然後像灑起司粉一樣輕輕拋落泥土,使原本挖開的土坑填上高度。

同時「記得要把泥土裡附帶的小石子挑掉!如果沒挑掉,木板底下是中空的,動物的腳如果踏上去,踩到小石子會有摳摟的回音,牠會立刻警覺這怪怪的…」什麼!是有這麼聰明!!(動物OS你們到底是把我們想的有多笨…)

最後則是剛才提過的,灑上一點枯樹葉小樹枝點綴,把陷阱處恢復成原始地貌,亦可在路徑兩旁增加一點天然路障或是在陷阱前後橫放一根木頭做一個門檻(就是要把獵物逼上絕路), 魔鬼藏在細節裡,一個畫龍點睛的殺青步驟啊!

 

想要獵物進洞,沒那麼容易!

畢竟動物是有腦的,就地取材的天然木頭也不會是粗細均勻的一根平滑裩子,光是插上木頭有時就得反覆測試地點,累上半天。剛設好的頭幾天,通常動物有感於人類的氣味還在也不會輕易靠近,這時如有天助,一點風雨出現或能洗淨痕跡和氣味,為陷阱加分。

在陷阱型的狩獵這門學問上,由於你永遠無法預期會在哪一天那一時捉到哪種動物,卻又期望你到達現場時山肉自然是越完整、越新鮮越好,這就會跟你是否勤快的巡視和獵具的應用有很大的關係了

僅舉一個例子,當竿子和木板之間的距離和套索的長度如果彈起時會離地面太遠,導致被吊起的動物四肢腳完全懸空,你想牠能撐到獵人抵達或早早死亡生蛆的可能性,哪個比較大呢?

發表留言

透過 WordPress.com 建置的網站.

向上 ↑